close

普通人就是做事賺錢,一日三餐,休閑享樂,愿景好像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話題。因為世界變化太快,幸福生活是一點點創造出來的,而不是空想出來的。把當下的日子過好,賺更多的錢,才是普通人的本分。   可一輩子實在太長,如果不知道我們從哪里來,將要到哪里去。我們到底想要什么?或者最終過什么樣的生活?會直接影響我們當下的選擇。所謂生活的意義和價值,就是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,這樣做會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,自己的未來會有什么樣的改變或者影響。   比如我們為什么要吃飯?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胃口?不,絕對沒有這么簡單。吃飯最主要的目的,是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。有了充沛的動力,我們才能思考問題,做更多的事情。   再比如,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?僅僅是為了生存嗎?是為了一日三餐,有一棟屬于自己的房子,一輛漂亮的車子嗎?有時是,有時不是。其實除了這些外在的東西,我們還需要自由,需要夢想,需要供孩子,奔著心里一個個希望,努力工作,任勞任怨。   愿景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,就是從現在開始,在大腦里為自己勾勒一個并不清晰,卻充滿詩意和幸福的未來。好好生活一定不只是為了滿足物質的需求,或者暫時的歡愉,而是一種裝在大腦里,可以不斷豐富、充實、延伸、接近的美好的向往。   今天看過熊瑩的一篇文章,里邊有一段對愿景的拼接:想象一下20年后自己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,然后你才可以從現在開始,一塊塊按照你想象中的樣子,把這個圖景拼接起來。一個看似虛幻的愿景,究竟在現實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?上邊這個類比,為我們形象生動的解釋了一切。   20年后,你想讓孩子成為社會的精英。那從現在開始,如何做好家庭教育?你先得讓孩子擠進重點學校吧。先要接受優質的教育,和優秀的學生在一起吧。作為家長,無論是在物質上,還是在精神上,都要去投資把。至少,你得抽一定的時間,陪陪孩子,掌握孩子的基本情況吧。   幫助孩子打好基礎后,你應該知道孩子興趣愛好吧。知道孩子的潛能,以及孩子最擅長什么吧。對照那些精英,從現在開始應該著重打造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?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習慣,自學能力,專注力,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?你準備在孩子身上花多少時間呀?   20年后,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。你如何定義成功?是創造巨大的價值,實現財富自由,還是功成名就,成了眾人眼中有影響力的人,能用自己的行動改變部分世界?你是把成功當成你人生的終點,還是把暫時的成功當成一個里程碑創造新的奇跡?   想要成為20年后的成功人,自己都有哪些資源?哪些條件?哪些特長?如何從現在做起?一點點把那些構成圖景的碎片拼湊起來。而我們當下要做的,就是先完成這些小目標。并且把這些碎片想辦法,嵌入時間的刻度。什么時間完成什么,什么時間學會什么,什么時間通過什么。   為了20年后的愿景,你要時不時的在頭腦里展現這個愿景,不斷的激勵自己,刺激自己,綁架自己。 那你今天的工作生活,就會和別人大不相同。你就比別人多了一層使命感。你不只為了活著,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,你要的是20年后更精彩,更充實,更有意義生活。   有了這個愿景,未必最終能完全實現。但這個愿景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框架。接下來每一步,你都會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什么事情對你重要。你心里明白,你和別人不一樣,你做的所有工作,都是為了接近那個目標。并且你會忽略日常中那些瑣碎的小事情,心里只想著重要的事情。   有愿景的生活,更有掌控感。我遇見一位曾經在外企上班的專家,我們聊天的時候,知道他辭職時間不長。他所在的外企薪水不菲,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辭職。他說各人的追求不同,他不喜歡受人管制,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   他說:“現在辭職了,比以前上班更忙,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,自己反而更自由更充實了。我知道自己做什么,也知道我要去哪里,甚至未來是什么樣子。每當這時,會激發我更多的創造力,無論是寫書,還是組織培訓,我都體會到源源不斷的力量。”   有很多人的愿景,在別人看來是一種妄想。孫正義的例子不知道使用過多少遍,但我依然覺得,愿景不是一張簡單的清單擺在那里,只為裝點門面,而是它真的能放大我們的格局。   孫正義當年成立公司的時候,站在紙箱上,對新招的三個員工說:“我要讓軟銀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公司,你,你,你,就是我的副總。”當場就有兩個走掉了。那兩個走掉的員工,如果知道今天的孫正義,他們會做何感想?   在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中有一章,專門提到中央財經專欄的節目主持人張小蘭是如何實現自己夢想,成為一名節目主持人的。張小蘭上高中的時候,就有一個愿景,一定要成為節目主持人,并且要進央視。她高考自愿填了北京的學校,沒有被錄取。她不甘心,通過考試進入了新東方培訓學校。至少她來到了北京,并且售課,能鍛煉自己口語表達能力。幾年后,她辭掉工作去國外一所有名的學校留學,因為那里的財經專業比較有名,并且那里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培訓的搖籃,在那里上學,就可以物理上接近那些牛人。幾年以后,她如愿以償。  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,一個心里始終裝著愿景和夢想的人,如何對待生活,如何在遇到的挫折和困難,并且通過努力去化解這些問題。能力不行,通過后天鍛煉習得。沒有機遇,想辦法創造機遇。沒有條件,創造條件。張小蘭就是這樣一步步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。   所以有愿景比沒愿景好,萬一實現了?生命看似漫長,有時卻也短暫。你掙扎了,折騰了,努力了,拼搏了,經歷了,也是一輩子。你默默無聞,云淡風輕,規規矩矩,老老實實也是一輩子。人活著不搞出點動靜來,真對不住自己來這個世界一趟。有愿景,就是為平淡的生活插上一雙騰飛的翅膀。   千萬別懷疑那個愿景能不能實現,這會束縛我們的思想,限制我們的行為。左右我們的行動。不管最終的愿景能否實現,只有做了,行動了,才不會后悔。   原創: 高原麥客 +10我喜歡

【原創首發】小小說《十萬火急》   十萬火急 ◎夫子   老教師突然接到學校在家上網課的通知,他急忙找老伴商量,趕緊買臺電腦,遵照上級要求,不能耽誤學生學習。 上網課當主播還是頭一次,老教師抱著電腦拜師,終于學會了在家給學生上直播課。 一天,他上課的時間快到了,可電腦就是上不了網,他非常著急,找年輕人一看,電腦連不上網,原來他自家沒有拉寬帶是蹭鄰居的網,鄰居把密碼改了。于是他急忙尋鄰居,他說十萬火急,孩子們都在家等著上網課呢。 “學生上課給我啥關系,我花錢安的寬帶不讓用。”鄰居竟不通情。 “多少錢?我出。”老教師祈求。 “不行,你們當老師的怪清閑,不上班工資照發,我們沒法出去錢掙。”鄰居充滿怨氣,喋喋不休,“你自己咋不安寬帶啊?”             “現在村村封路,沒人上門服務啊,求求你,行行好吧,馬上到上課時間了。”老教師非常著急。        “不行就不行。”鄰居進院“啪”的一聲關上大門。 “老師,我告訴你個方法,連你的手機熱點也可以上網,可需要很多流量啊。”一位學生家長跑到老教師家告訴他,因為他的孩子在家等著上網課。 老教師趕忙打開手機和電腦……     【作者簡介】王曉堂,筆名夫子,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錢店鎮語文教師。 +10我喜歡

作者:覺小墨   方洛是在那個細雨綿綿的午后離開杭州的。離別之際,收到了姍姍的信息:想必你已經坐上車了吧?恐怕再去送你,已經來不及了。不過別傷心,開學前,我會去你的城市,去找你們玩兒。   方洛忍俊不禁,又忍不住的望了下周圍,仿佛做賊似的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小心思。然后小心翼翼地打了四個字:好的,勿念。   火車好似也收到指令,緩慢地啟動了……方洛望著窗外飛速流去的景物,兀自陷入了沉思。   方洛沒有見過姍姍,甚至沒見過她的照片。他只知道,姍姍是一個很粘人卻也很可愛的小姑娘。   每至八點,姍姍總會對方洛說:講故事的時間到了。方洛每講完一個故事,姍姍都會意猶未盡地纏著他再說一個。于是很多個夜晚,方洛總是會講到自己昏昏欲睡,然后第二天,消息里便會出現一大堆姍姍發來的興師問罪式的消息。員工宿舍里沒有WiFi,所以交話費的時候,方洛被自己的流量費驚掉下巴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方洛不是第一次來杭州,但卻是第一次進廠打暑假工。難得休息日,遇上工友的邀約,便假裝生病。待工友們走后,再發消息給姍姍:我已經出發了,等你哈!   摁下發送鍵之后,方洛緊忙沖進盥洗室,洗漱一通,又跑回去拿著剃須刀對著盥洗室的鏡子仔仔細細地刮起了胡子,然后便對著鏡子皺起了眉頭:真特么丑!   說完便垂頭喪氣地端起盆回去了。回到宿舍穿好衣服,心想,粘人的姍姍應該回了好多條消息了吧?然而打開手機,消息欄卻一片空白。   也許心心念念的姍姍正在忙吧?這樣想著,便出門了。   西湖并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美麗,只是熱鬧些罷了。方洛在一棵大柳樹邊駐足許久,兀自嘆了一口氣,便轉身踏上長橋。湖面上遠遠近近地開了許多荷花,其實并無特別之處,只是在這喧鬧的人群中,便顯得清靜脫俗了。便看見了許多人圍著一處臨時搭建的舞臺,舞臺上面正有人表演著曲藝……方洛一時間聽得入了神,便忘掉了與姍姍的約定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時間一晃,來到了晚上,看戲的人群也漸漸散去了。方洛坐上公交車,還沉浸在曲藝表演的樂趣中。忽而想起與姍姍的約定,心里一驚。打開手機后,才發現消息欄里依然是一片空白——   第二天醒來,才發現手機已經收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的49個未接電話,從11點半打到12點半。也出現了30多條消息,先是道歉,接著就是讓自己快接電話之類。方洛回了一條:昨天睡得比較早,所以……正準備回第二條,電話突然打來。   “對不起,實在是對不起!昨天姥姥病重,我嚇壞了,一直陪在姥姥身邊,所以沒看手機!”說著說著,姍姍便啜泣起來。   方洛原諒了姍姍。談話的末尾,姍姍真真切切地說:“回去的時候跟我說,我一定會去送你!”   方洛點點頭便掛掉了電話。方洛一猜便知電話是周達學長給的,因為姍姍正是周達學長介紹的,姍姍親切地稱呼他為“達叔”。   離別之際,方洛還想著給姍姍發一條信息。但轉念一想,又放棄了:姍姍來遲了怎么辦,豈不白跑一趟?   不久,天亮了。火車也到達了方洛的城市,打開手機要看時間,便看到了消息欄里的提示。姍姍說:好久沒有聽方洛講故事了呢。   方洛回了一句:還聽故事呢?要聽課咯!   的確。很久,方洛都沒有再跟姍姍講故事了,姍姍好似也不再粘著方洛。   方洛一直等待著,等待著姍姍的消息。可姍姍的消息似乎也來得很遲。直到開學,期中,期末,寒假,第二年開學……一直到畢業。畢業聚餐時,同學都在起哄:“還單著呢?都畢業了!”   方洛不知所措,忽地端起酒杯說道:“都在酒里面!”   那晚方洛喝了許多,是被同學們抬回寢室的。第二天再看地上的自己整出的爛攤子,便疲憊地打掃起來。折騰了大半天,終于把整個寢室打掃得干凈明亮。   洗完澡回來以后,方洛忽見學長周達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說等自己半天了。   周達把方洛拉到自己的寢室,便聊起了自己宏偉的創業計劃。方洛毫無興致,忽的看見周達正在與姍姍聊天,便小聲問:“姍姍跟你在聯系?”   “是啊。你不知道吧?姍姍找了個男朋友。”   方洛尷尬地笑笑:“是嗎?那挺好的!”   “你不想知道是誰?”周達一臉壞笑。   “不想知道。”   周達自知沒趣,便收起了這個話題。方洛無聊地打開了手機,卻發現姍姍給自己發了一條消息: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!   方洛難解此中含義,便回了一條:必有回響。   又至荷花盛開的時節。這兒的荷花,卻好似更清雅了。暑意纏綿的午后有風吹來,波光粼粼的,像是無數的金子活蹦亂跳著……相比于西湖,這兒寧靜了許多,方洛望得癡了過去。不多時,收到了姍姍的信息。   趕到車站的時候,兩人相顧無言。姍姍癡笑著埋怨:你遲到了!   方洛亦滿臉笑意:是,我遲到了。 +10我喜歡

文/尹航新生大學   排隊的時候,讓人最開心的不是前面的人越來越少,而是后面的人越來越多。   那讓人最悲催的呢?我前幾天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就經歷了。   晚上6點左右,剛好是超市購物的一個高峰期,每個收銀臺前面自然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。按照“我排的隊伍永遠最慢”定理,我想都沒想就找了一個最近的隊伍排進去了,因為據說這個定理永遠在不信它的人身上最靈驗。   我一邊看著手機,一邊排著隊,后面的人越來越多,前面的人越來越少,我很快就到了隊伍的中間位置。   隨著后面人數的增多,我的幸福感也在不停地提升(你看有時候人還是很容易滿足的),直到……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旁邊開了一個新的收銀臺。   于是幾乎所有站在我后面的人一窩蜂地沖向了新的柜臺。而我因為已經排到了隊伍的中間,所以并不愿意放棄這已有的成果。但是那邊的隊伍看著也非常誘人,似乎去那邊能夠更快一些。   正當我絞盡腦汁拼命計算的時候,我突然發現這種猶豫是多余的了。因為兩秒鐘后,不論我去哪個隊伍都是隊尾,再也沒有什么好糾結的了。   那個時候我特別羨慕我前面的人,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動搖,他們很清楚自己要排完這支隊。至于有沒有新的窗口,他們不關心。我也很嫉妒我后面的人,因為他們知道排在我后面實屬無奈,如果有了新的機會就愿意快速轉換。   反倒是我,看似擁有不錯的位置,其實只是用刷微博的時間耗出來的“優勢”。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的東西過去叫雞肋,現在有個更文藝的名字:茍且。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這種人。   今天看了一本書,馬上發個配圖的狀態。通常的句式如下:某某高人推薦的書確實不錯,刷了三個晚上終于看完,內容深入淺出,對得起這幾天的黑眼圈。哦,不對,應該是“對得起這幾天的黑!眼!圈!”   或者為了見某位大V,特意花錢報名參加了一個活動。合影自然不能少,重要的是要配上:今天能見到XXX甚是榮幸,真是“與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”。   又或者是周末跑去聽什么八竿子打不到的行業大會,發一個九宮格的現場圖,上面寫上:今天又是收獲滿滿的一天。   ……   這個單子可以一直列下去,不過你應該已經找到你朋友圈里對應的這種人了吧?   我欽佩努力的人,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且為此不停奮斗的人。但是我特別看不慣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腦子不清楚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卻還要不停擺出一副我正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,你們除了點贊千萬別攔著我的姿態。   他們每天都會讀很多書,思維導圖做一堆,和你說話時三句不離開“XX書上說過…...”。但是如果你問TA這些書除了讓你顯得很博學之外,解決了你什么實際困惑的時候,多半TA會告訴你“你讀書這么功利,將來一定會出問題的”。   他們每天想盡一切辦法去認識牛人,如果能夠加到牛人的微信更是榮耀百倍。然后呢?牛人能和我們說的基本上書上都能找得到,加了牛人微信之后,除了給朋友展示一下之外,說實話真沒太大的用處。   至于各種有的沒的大會,不要期待獲得太多有用的信息,事后花幾分鐘看看相關報道其實是最省事省力省車費的做法。   你問我為什么這么清楚?因為我也正在努力掙脫這種“表演奮斗”的束縛。   過一段時間就要高考了,當年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哪道變態的考題,也不是考場外形形色色的老師家長,而是一位同學面部抽搐的吶喊:我拼過了,我不后悔。   當時看著他的樣子,我知道這個世界除了“奮斗”和“不奮斗”之外,還有一個選項叫做“假裝奮斗”。   不論你奮斗與否,結果都有可能是成功或者失敗,只不過奮斗更容易成功,不奮斗更容易失敗。但是如果你是在假裝奮斗,那么結果通常百分百是“失敗”,原因很簡單:   “假裝奮斗”就是為失敗準備的前戲。   這位吶喊的同學和我同班,每次都能看到他上課睡覺的身影。而他所謂的“拼過了”,其實就是“熬夜刷題”。   有一次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路過他的床邊,不是,是桌邊,剛好他起來上廁所。我們一起走廊里瞎扯淡,結果他突然來了一句:“昨天看書看到凌晨三點,又賺到了。”于是我說:“你帶紙了么?”   其實我也沒好到哪里去,雖然沒有熬夜刷題,然后上課睡覺,完美地錯過老師講過的所有精華,但是我也染上過一種很嚴重的“絕癥”,叫做“完美筆記病”。   就是那種看書一個小時,花心思設計筆記要8個小時的病。至于筆記上到底寫的是什么內容,每個內容之間有什么關系,我根本不知道。設計筆記樣式,排版各個板塊都已經這么累了,誰還有空想那些東西啊!   后來我發現我做的這個不叫筆記,準確地講應該叫“筆記本上的黑板報”。   我其實沒有用多長時間就治好了這個病,因為我發現那些考試成績比我好的人,筆記寫得一個比一個丑。   當然我知道不是把筆記寫丑了,成績就自然會上去,只是人家知道把筆記做成黑板報,那叫做假裝勤奮,而把花時間好好讀書,并且考一個高分才叫真正的努力。   自從高曉松的“眼前的茍且”家喻戶曉之后,好多人都開始為了“詩和遠方”而奮斗。但是并不是所有讓你疲憊,讓你興奮,讓你痛苦,讓你流淚的事情都能叫做奮斗。   因為“奮斗”有時只是對于“茍且”的包裝而已。   很多時候能夠收到讀者的提問,問我最近在讀什么書,我通常都會把之前讀過的比較好的書推薦給他們,與此同時也會督促自己多看一些書,再多看一些。因為我看過的好書就那么多,推薦完了也就肚子里沒貨了。   所以我曾經一度陷入一種恐慌中,甚至有的時候覺得不讀書你還是人么?別人說這是“知識焦慮”,我說這干脆就是“知識抑郁癥”啊~   直到有一天,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,又看到了一位朋友發來的微信,問我最近在看什么書,有沒有什么書單可以推薦給他。   可能是因為工作太累了,也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裝得太累了,我很老實地回復了下面這段話:   我最近不看書。實際上,我已經有好長時間不看了。過去看過的書都沒有消化,碰到了問題依然想不起過去已經看過的解決方法,我覺得再多看幾本除了能吹牛裝逼之外,實際意義好像并不大。等我有精力有需求看書,并且看到真正有價值的書的時候,我再推薦給你吧。   說完了這段話,我覺得釋然了。   其實我好長時間讀書,根本不是因為我想要知道什么事情,也不是因為這本書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幫助我解決什么問題,而僅僅是因為最近大家都在談論這本書。如果我不看我可能就落伍了,我可能就不能高談闊論了,所以我必須趕緊讀,最好做個思維導圖,像黑板報的那種。   這種東西在我看來就是“茍且”,但我們喜歡把它叫“奮斗”。   我們考上好大學,我們到了大城市,我們找到好工作……   每個階段我們都在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奮斗,但是什么時候開始這種奮斗變了味,背離了我們的初衷,讓我們記不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呢?   我自己也時常在提醒自己,你要真的努力,而不是假裝努力,你要真的奮斗,而不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茍且。  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“茍且”,不能無時無刻處于奮斗的狀態。但是為了掩蓋茍且的奮斗很容易讓人上癮,并且樂在其中越陷越深。   后來我發現如果有幾個方法可以用來檢驗你到底是在奮斗,還是僅僅在那邊自顧自地表演奮斗。   有用的痛苦。這個世界有兩種痛苦,一種你承受了之后會變好,另一種純粹是“吃了也白吃”的痛苦。   就拿我那個同學來說,他的痛苦不是看書思考的痛苦,而是硬撐著熬夜的痛苦,而這種痛苦對于他的目標來說毫無意義,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在失敗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喊出:我這么辛苦,為什么還不行,這個世界不公平。   拜托!要是不論什么苦,只要吃的足夠就能成功,那我天天都吃甘草片,不咽下去,用含的。(聽說,國外居然還有甘草味的糖,什么情況)   真實的反饋。我們看書是為了解決問題,記筆記是為了考試,你做任何事都有目的,千萬別忽視這個世界給你的反饋。   看完書,生活過得還是一團糟,那不是書的問題,一定是你的問題。別看了,快去做點實事。記了筆記還考不好,那就是筆記對你沒什么用,或者你記的方法有問題,趕快調整,別無視這些反饋。   這個世界其實挺善良的,如果你做錯了,它會告訴你。并且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你,就看你愿不愿意,有沒有勇氣聽進去了。   除此之外,千萬別忘了這一點。   如果不讓你發朋友圈,不讓你發微博,總之就是沒人會知道你做了這件事,你還愿不愿意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做這件事。   如果你愿意,那它多半是奮斗,如果你覺得沒人知道還有什么意思,那我覺得你要警惕了。 +10我喜歡


倪芳瑜的必買購物清單73474賴峻音的焦點新聞部落格楊俊嘉的優惠好物
黃虹寶的優質必買清單 陳依萍的評價心得連揚哲的試用評比81835 簡建智的優質產品推薦46694袁婉婷的優質推薦評比 李育誠的推薦評比好物黃國瑜的優質必買清單 王振豪的優質推薦評比4319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86gfm4t 的頭像
    e86gfm4t

    吳欣宜的開箱嚴選推薦

    e86gfm4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